书写新春庙会记忆
文:黄汉伟
我曾经在2009年至2013年一连五届代表槟州政府出任新春庙会大会主席,这是一个美妙的经历。我重翻了珍藏纪录的五个共厚达一尺的档案及新闻剪报,所有的新春记忆皆回味无穷。当时报纸打的标题:“庙会欢腾停不了”,“10万人次闹庙会”,“庙会牌楼溢神采”,“中华文化魁力无限”, “10万人冒雨逛庙会”。
最近一年,新春庙会的负面新闻占倨了新闻版位。其实,庙会是槟城人的骄傲,负面新闻应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处理掉。
我任大会主席的那五年,得到精力充沛的青联委筹委会同仁的充分支持,也得到联办单位经验丰富的宗联委的全面支援,所以那是个愉快及欢喜的五年。我总共与五位充满活力的筹委会主席及他们的团队共事合力促成这年度的盛会。
不过,那五年的庙会也绝不是大家以为的一帆风顺。
有一年,首长办公室收到了一封投诉庙会的信。那年是2011年3月。我看了那封信,整个人跳起来。那是一封20页的信,信上有满满数百人及商店的盖章及个人签名,投诉庙会封路阻碍当地居民出入,投诉音乐声及锣鼓声过大,投诉人潮如流水般干扰居民。
我联络了投诉者代表,带领了庆委会代表出席位于皇后街 (Queen Street) Liga Muslim 穆斯林联盟会会所的会议。那一天是2011年4月20日下午6时。会议庁里坐满了代表清真寺,穆斯林商圈,穆斯林社区居民的当地居民。我一一聆听了他们的反映,他们要求庙会改去旧关仔角大草玚举行。
我告诉居民们庙会的历史及重要的文化传承。我说庙会须在家庙及社区街道上举行,而且只是1天的庙会。我说庙会不是日本盆舞节。我说相对的大宝森节,那是3天3夜的热閙节庆,整百年都在同一条街道上举行。我们怎么可能叫大宝森节改去一个大操场举行呢?
我承诺将会确保在祈祷时段的前后15分钟,在椰脚街甲必丹吉宁清真寺附近,调整节目,那段时间没有锣鼓声及降低音乐声浪。我亦承诺筹委会的音响设备不要对著民宅做高分贝的轰炸。
这一场会面,我没有惊动媒体,也没有惊动我的议员同僚,照片一张都没拍。
那五年,每一年我都率领筹委会拜访甲必丹吉宁清真寺,礼貌的与清真寺理事会交流。我们也每一年拜访当地各族居民,礼貌的告知庙会时间及封路时段。偶尔我的办公室还会收到零星投诉,商家包括华裔投诉封路影响了他们的生意。
新春庙会的精彩及生命力是在乔治市古迹区家庙里及街道上,改去大草场办就失去了万人空巷的壮观。那五年主舞台在打铜仔街/本头公巷,嘉宾们在牛干冬余仁生路口集合,披上书法家写的红彩,花15分钟徒步100米,挤过热情的人潮,高桩舞狮迎宾,走过甲必丹吉宁清真寺,锣鼓响彻云空。嘉宾们登上主舞台,目睹万人空巷的奇景。黄昏后,大红灯笼高高挂, 一场浓厚文化盛宴就在家庙里,街道上,舞台上开展至午夜。
筹备庙会需要高度的协调能力,心里也需对文化传统的坚持。微妙之处皆在细节里,文化传承就在细节里。